从移情到同情:幼儿善心的培养之道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记得乐乐三岁那年,我在家中收拾旧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我儿时玩的布娃娃。由于时间久远,布娃娃已经破旧不堪。乐乐却像发现了宝贝,拿住不放,可能是没有见过那个时代的布娃娃吧。突然她对我说:“妈妈,娃娃怎么没有眼睛?衣服怎么也破了?”我这才注意到,这个布娃娃已经严重残缺。看着女儿那悲伤的脸,我告诉她:“这个娃娃很久以前被邻居的狗给咬坏了。”乐乐小声嘀咕着说:“娃娃会有多疼呀。”我马上意识到这是培养同情心的好机会,于是对乐乐说:“乐乐,我们一起把它修好,好吗?”乐乐痛快地答应了。

读了这则案例,我对这位母亲的教育方式表示赞佩。为什么这个幼小的孩子会对一个没有生命的布娃娃产生如此深刻的同情之心?孩子的同情心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教育形成的?面对现代社会的情感冷漠,我们做父母的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善良之心呢?

现代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新生儿降临人世之初,其心灵深处就蕴含着某些人类先天道德的心理积淀。经观察发现,在有很多新生儿的育婴室里,当某一个新生儿大声哭泣时,其他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哭泣起来,仿佛他们自己也受到伤害一样。这就是儿童先天的移情或共情,换句话说,是人类从生物演化至今遗传下来的先天的道德萌芽。


儿童能从情感上设身处地得感受到他人的忧伤,如果在此时父母或保育人员能够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诱导,就可以使孩子的先天移情长期保存下来。当他们长大后,在看到别人忍受痛苦时,就会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反之,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地给予积极的反馈,甚至在看到别人遭受痛苦时无动于衷或者为了怕惹事儿把孩子抱离现场,久而久之,这种先天性移情的道德萌芽大约在2岁左右就会消退。当他长大后,就会在别人遭受痛苦和伤害时表现冷漠。或许,即使在认知上知道应表现出道德关怀,但由于没有情感上的动力,在实际行动中就会表现出无动于衷。

从移情到同情的发展规律

经过30多年的移情研究,美国心理学家马丁▪霍夫曼发现,移情的发展不仅与个体的情绪发展有关,还与个体对他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关。最初的移情是自动产生且非道德含义的,随着个体的成长,可通过语言的使用和设身处地的思考等认知活动激发,从而具有某种道德意义。

他认为儿童移情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普遍性移情生后第一年,儿童会根据别人体验的表情线索产生普遍性移情。此时儿童的移情尚处于原始阶段,无法区分自身与他人,因此当别的婴儿哭泣时他们自己也会跟着哭泣。

(二)自我中心式移情生后第二年,此时儿童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意识到自我与他人的不同,因此在看到其他小朋友哭泣时,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去安慰他们。但此时儿童仍不能充分区分自身与他人,在安慰别人时犹如安慰自身一样。

(三)对他人感受的移情生后2-3年,儿童可以区分出自身与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对他人感受进行推断,做出更多的反应,能在面对他人不同需要时采用适合方式帮助他人。3岁的幼儿不仅能识别简单的他人表情并发生移情反应,随着语言的发展,也能够从语言中区分出意义。例如,听别人讲故事时产生移情。

(四)对他人总体生活状况的移情三岁以后,儿童移情发展达到超越直接情境的阶段。此时,儿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能注意到自身与他人拥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不仅能理解当前的情境,而且能从更广阔的生活经历来看待他人的愉悦或痛苦,并认识到痛苦的根源。例如,儿童能够感受到某类群体的痛苦,如穷人或流浪汉。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

(一)72%的2-3岁幼儿能通过给母亲揉腿、擦眼泪等直接的安慰行为,或通过给母亲搬桌椅等间接行为,来缓解母亲的劳累。此年龄段幼儿的移情时间较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与父母对年幼的孩子尚未区别对待有关。

(二)24%的幼儿会对母亲的辛苦有情感反应但无安慰行为,反应的表现包括盯着母亲看、跑到离母亲较远的地方等,这可能是一种个人忧伤所引发的逃离反应。

(三)在自由玩耍阶段,能自发帮助实验员收拾玩具的孩子,能更快速地对母亲的痛苦表情做出反应。此情景表明,儿童辨认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要通过条件反射、模仿或联想等方式唤起。因此,家庭成员经常表露积极的情绪、为儿童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和鼓励情绪表达都会强化孩子的移情反应

(四)在儿童攻击情境中,中班儿童对受害者的移情显著高于大班儿童,这符合儿童移情发展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大班中的男性儿童对攻击者移情增加,女性儿童对攻击者的移情则逐渐减少。这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生活中的攻击事件增加,很多男性儿童可能将攻击行为看作游戏而参与,从而产生共鸣的情感;相对而言,女性儿童很少参与这类攻击事件,因此随着年龄增长对攻击者的移情减少。上述发现表明,儿童的移情发展水平对其攻击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反之,儿童的攻击行为也影响着儿童移情的发展。

在家庭中培养儿童同情心。


(一)创设积极的家庭情境,以促进移情指向性发展

3-5岁的幼儿只是事件的被动记录者,主要通过“复制”或“模仿”促进道德心理发展。因此,家长应创设一些可能引起儿童移情的家庭情境,诱导儿童学会复制他人的悲伤情绪,继而学会给悲伤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进而产生同情心。随着年龄增长,6-7岁的儿童就有可能理解他人深层次的需要,提升同情心的内涵。

(二)进行移情诱导,培养儿童的利他行为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移情都会诱发真正的利他行为。在幼儿教育中,成人要善于利用移情来诱发儿童产生助人行为。例如,幼儿看到小朋友悲伤时,常常会表现出更多的分享行为,这时成人要对幼儿进行鼓励,以此促进儿童产生和维持亲社会行为。

(三)提供语言提示调节情绪,促进同情心内化发展

在儿童早期,父母是其情绪反应的外部调控者,其情绪调节能力是通过成人的语言提示而内化发展的。不同的语言提示可能会提供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例如,成人使用关注他人的语言提示可能会分散儿童的注意,降低情绪的卷入和对他人痛苦的识别,从而削弱个人悲伤,促进产生助人行为。

作者:admin_edan
找家(活动区).docx

推荐新闻